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深圳:0755-28916070 18825214466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廣州分公司地址:
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7號駿匯大廈中座24樓F室
廣州分公司聯系電話:
020-85637489 020-85679840
24小時咨詢熱線:
18802054466(祝老師)
孩子撒謊的原因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16-07-08 08:59
? 孩子撒謊的原因:將想象和現實世界混淆
孩子撒謊的原因:吸引別人的注意
孩子撒謊的原因:出于自我保護,逃避責任,害怕被懲罰
孩子撒謊的原因,孩子愛撒謊是家長頭痛的事,生怕將來成了習慣,想改也改不了,其實孩子愛撒謊是有原因的,那么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,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。
孩子撒謊的原因:將想象和現實世界混淆
孩子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,就像某位家長所說,“孩子和我說話的時候會自己憑空想象一些不著邊際的話,說的和真事一樣,不知道的人會認為她說的是真話呢。” 這并不是在說謊,而是孩子的想象。有時孩子把她所想象的事物當成了現實,因為她還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現實之間的界限。有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種想象和說謊混為一談,這樣責怪孩子是很不公平的。
孩子撒謊的原因:吸引別人的注意
近,妮妮的媽媽注意到,一歲零八個月的妮妮有說謊的跡象:“媽媽,爸爸打我了。”一問妮妮的爸爸,根本沒有的事兒。有時妮妮也會對奶奶說,奶奶,爸爸打我了。奶奶往往會當面拆穿她的小伎倆,你爸爸都不在家,怎么打你啊。這樣的情況反映出孩子想要引起大人的關注,孩子有通過別人的注意來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,當這樣的方式引起大人的關注時,孩子就可能用這種方式來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孩子撒謊的原因:出于自我保護,逃避責任,害怕被懲罰
多數情況下,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,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、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。一旦發現這種情況,需講明利害關系,果斷制止健康。若一次達到目的,不良行為就可能得到強化。
孩子撒謊家長如何教育
1、當孩子佳績次說謊時,家長應將其當做一件大事來抓,決不能掉以輕心。一般孩子在佳績次說謊時會感到不安,即使蒙混過關了也會十分擔心,但是如果這佳績次說謊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,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說謊所帶來的甜蜜,他也就會由此產生再次嘗試說謊的欲望,孩子會覺得家長是“好騙的”,他的膽子會越來越大,謊話會越說越多,越編越像,終就撒謊成性了。
2、 當孩子預期事情會有負面后果而說謊時,父母應了解孩子的需要,訂立更實際的規則;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,他自然不用說謊了。還有些孩子會因為跟父母的接觸機會少,所以用說謊的方法去爭取父母的關注。換句話說,父母平日應多了解孩子的想法,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與注意。另外,家長不要盲目地把自己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,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
3、孩子的說謊往往并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,家長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孩子品質劃等號,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,給孩子貼上“小騙子”、“謊話專家”等標簽。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沒有任何幫助,反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起到了強化的壞作用。讓孩子認識到“誠實是美德,是高尚的品質,同時誠實也會減輕對過失的懲罰程度”,才是正確之舉。
家長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,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反抗。
一位媽媽,她幾乎每天都要和孩子吵一架。孩子也是脾氣不小,每次都和媽媽對著吵,甚至吵得更兇。有很多時候都會把媽媽氣的躲起來直哭。
這一年,孩子初二。
"我很后悔,從小沒有培養好他,可現在該怎么辦呢?"媽媽的困惑和無助讓人心疼。其實,以普通人的視角來說,媽媽沒有做錯什么。
孩子小學的時候,還是比較聽話的。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也挺高。孩子也爭氣,成績一直不錯。孩子這么優秀做媽媽的當然開心,于是對孩子報了更多的期望。開始給孩子報各種班,鋼琴、繪畫、科技等等,她希望孩子樣樣優秀。
但是,沉浸在這種喜悅當中的媽媽當時并沒有意識到,這成為了她后來無數痛苦的開始。
這也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——面對孩子他們經常把"我認為這就是你要的"當成"這就是你要的"。他們總是在給予孩子他們認為孩子需要的,而那也許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。
更糟糕的是,很多時候作為家長并不能感受到孩子所能承受的極限,并不能意識到孩子自我意識在成長,當有一天孩子不愿再忍受而直接反抗的時候,痛苦來的會如洪水般迅猛……
這個孩子的反抗是從拖延開始的。他開始變得拖拖拉拉,作業寫得很慢。家長理所當然的要催促,慢慢的變成監督。再后來,孩子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,做作業玩東西,半天都沒開始,上課講話,不聽講。直到家長被學校老師叫去,孩子被公然揍了一頓……
為什么小時候懲罰孩子有效果,長大了就不管用了?
這位媽媽困惑在于,一開始孩子有不好的苗頭的時候,懲罰一下立馬見效,可是為什么后來就不管用了?為什么發展到現在孩子會家長對著吵,甚至也會和家長動手?
在回溯整個事情的發展的時候,孩子有這樣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:"反正做完了作業也會被安排其它的內容,沒完沒了,我做那么快干嘛?"一開始,孩子只是一種消極的反抗,當時媽媽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。在一次次沒有找對方向的斗爭中,孩子徹底失去了學習的興趣。
或許,孩子從頭到尾都對學習沒有太大的意見,他需要的是被人理解,可是他得不到;他需要的是除了學習之外有一方空間,也得不到。消極抵抗的后,即便孩子自己開始想著去學習了,卻猛然發現他已經欠賬太多,想要學好談何容易!
這樣的故事很普遍,只不過嚴重的程度有很大區別罷了。孩子還小的時候,比較聽話,家長說什么是什么,所以比較輕松。可是,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,他的自我意識會迅速發展。這個時期的孩子,渴望被尊重、被認可;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;對朋友關系的需要大于對父母關系的需要。
他們有自己的想法,渴望自主權。而很多家長并不能意識到孩子的這種變化,教育孩子的想法和方式還停留在過去,于是說教、懲罰等等想盡辦法打壓孩子的這種叛逆的變化。可是,終能奏效者,寥寥無幾。
那么,遇到這種情景,作為家長該怎么做呢?
佳績點,也是重要的一點,是重建親子間的溝通模式。
不管我們想要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,去影響孩子,都繞不開溝通這一環節。如果孩子壓根不和你溝通,再好的建議都是零。然而,這個過程并不容易,甚至可以說很難。專業的方法很發雜,這里暫且不說,給家長一個簡單實際的建議:把你的孩子當做一個成年人來看待。這么做的好處是:
1、讓孩子自己學會承擔一些東西,哪怕吃點苦頭;
2、在交流的時候讓孩子體會到的東西里多點關心,多點尊重,少些命令,少些強迫。
這樣的管教可能會更有效果。你找一個成人幫你做一件事時肯定不會理所當然的說"你給我把這件事做了",人家理你才怪!孩子也是這個心態。對待成人的時候你會去留意對方的感受、給方尊重、征求對方意見,這也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一些東西。我們尊重孩子并不是說要放任不管,而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能夠照顧到孩子的感受,而不只是家長的感受。
第二點:對事不對人。
很多時候孩子犯錯了我們會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、你是不是傻啊等等,可能這么說并沒有惡意,也是怒其不爭的一種表現。但是,在孩子而言感受就完全不同了。他們聽到的是對他整個人的否定,對他整個人的"人身攻擊"。這樣的交流方式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認可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孩子失手打碎了一個杯子,家長火了,吼著對孩子說你有沒有長腦子,眼瞎啊。孩子肯定不服氣,他會覺得他只是沒注意到而已。年齡小的孩子可能會比較害怕比較緊張,可是如果孩子大些,你這么一說他打碎杯子那點愧疚感瞬間就消失了,有的更多的是不滿和委屈。這樣的交流,有多大效果呢?
亮劍夏令營廣州分公司推出:廣東2017夏令營。報名咨詢電話:020-8563489 18802054466